企业资讯

2025年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政策解读

返回列表 来源: 发布日期: 2025/9/19 14:32:06


2025年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最新政策主要涉及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、建筑垃圾治理等方面,以下综合国家政策导向、地方创新实践及行业技术动态,对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最新政策进行系统性解读:

一、国家政策与目标

(一)顶层设计升级

1、深化无废城市建设

构建统计及补偿机制:提出构建固体废物信息统计制度,细化统计范畴、口径与方法,促进数据共享。探索设立固体废物跨区域转移处置生态补偿机制,均衡区域处置责任。

支持相关项目建设:支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,推动大宗固体废物在建材生产、回填充填、生态修复、土壤治理等领域规模化利用,以提升资源利用率,降低环境负荷。

制定再生产品标准及政策:编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利用处置指引,针对建筑垃圾等制定再生产品标准,并出台应用支持政策,推动再生塑料、金属等在汽车、电池、家电制造等行业扩大应用。

2、双碳目标衔接:《南京市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》明确2030年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55%,综合利用率90%;宁夏设定2027年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54%

(二)财税激励政策

资源化企业可享增值税即征即退(如《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(2022版)》);

四川省对煤炭清洁化利用项目提供最高30%总投资补贴(单个项目≤2000万元)。

 

二、建筑垃圾资源化:政府工程强制使用与产品标准化

(一)住建部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治理的意见》:聚焦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,目标是到 2027 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筑垃圾平均资源化利用率达 50% 以上。主要内容有:

强调源头减量:落实工程建设、设计、施工等单位责任,鼓励装配式建筑、绿色施工及全装修交付等新型建造方式,减少建筑垃圾产生,并要求将建筑垃圾减量及处理费用纳入工程造价。

规范分类处理:按《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》将其分成工程渣土、泥浆、工程垃圾、拆除垃圾与装修垃圾五类。渣土及干化泥浆可用于土方平衡等,其他优先生产再生骨料、建材等。

支持企业发展:鼓励经营主体投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,培育产业基地与骨干企业,提倡收运、利用一体化运营,助力企业强化上下游产业带动能力。

完善付费制度:依据 谁产生、谁付费原则,建筑垃圾产生方需支付运输、利用及处置的合理费用。同时,处理企业要主动公示各类相关价格信息,以保障制度透明执行。

(二)应用比例刚性约束

南京:政府投资工程(房建、市政等)强制使用再生品比例≥15%

嘉兴:2025年底政府项目中再生品占同类产品比例≥30%,市政/园林工程≥50%

(三)再生产品目录扩容

杭州明确12类支持产品(如再生骨料、生态护坡砖等),限定适用工程部位及质量标准(如再生骨料需符合GB/T 25177);

南京建立18类再生品登记发布制度,供政府工程采购。

(四)处置能力建设提速

南京推进市级城东及江宁、溧水处置设施建设,解决装修垃圾运输距离问题;

宁夏要求2025年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60%2030年达80%以上。

 

三、工业固废利用:技术协同与循环经济模式

(一)低值固废高值化路径

1、宁夏发布《关于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》:规划了清晰的资源化利用量化目标,并配套多维度保障措施。

明确分阶段目标:2025年,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50%,城市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超60%,农用残膜、秸秆、畜禽粪污回收利用率达90%

七大行动驱动转型:开展覆盖工业、农业、新型废弃物等多领域的七大行动。例如支持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生产建材等,鼓励污泥多元安全处理;布局退役光伏、风电设备拆解再生,延伸绿色产业链。

多维度保障落实:财政上给予企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量补贴,并落实税收优惠与 反向开票制度。金融端构建银企对接机制,鼓励推出专项金融产品。同时,优化用地用路规划,利用绿电交易降低企业能耗成本。

2、湖南建立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机制,规范第三方机构资质(需8名以上专职人员)。

(二)全过程监管创新

镇江推出工业固废公检环行刑衔接机制,打击非法转运倾倒;

要求企业法定代表人承担固废管理第一责任,推行执法+服务模式。

 

四、危险废物资源化:飞灰处置技术突破与区域协作

(一)填埋替代技术主流化

上海:2026年底实现飞灰零填埋,推广水洗脱盐+回炉燃烧技术;

高温熔融制棉:二噁英去除率>99.99%(乐尔环境技术),成本降30%

(二)跨区域补偿机制

江苏南通实施飞灰异地处置生态补偿(100/吨),建立谁输出、谁付费原则;

长三角探索飞灰跨省协同处理,破解处置能力不均难题。

五、地方创新实践:政策工具多元化

土地保障:嘉兴采用先租后让供地模式降低资源化企业用地成本;

科研支撑:将固废技术研发纳入科技计划(如渣土改良、再生骨料强化);

信息化监管:南京开发建筑垃圾全链条闭环管理平台,实现能收尽收、能用尽用

 

六、政策影响与趋势:企业需把握三大方向

市场机遇:政府工程刚性需求释放(如再生建材),催生产能扩容(如南京再生砖日产能25万块);

技术壁垒:资源化产物需符合强制标准(如岩棉A1级防火),倒逼工艺升级;

合规风险:动态监管趋严(如湖南评价机构违规即移出名单),企业需完善计量统计体系。

政策前瞻:固体废物资源化正从末端治理转向全产业链价值挖掘,未来政策将聚焦 标准统一化(如飞灰产物建材应用标准)、 跨行业协同(建材-能源-环保)及 碳足迹挂钩激励,企业需提前布局技术储备与合规能力。

 

 
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

咨询热线

联系我们
安徽省池州市平天湖风景区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17幢401室
0566-3395668
sales@cn86.cn
0512-36869918
更多精彩
扫描关注
微信公众号